放飞科技梦想
来源:【湖南日报】
12月23日,保靖县毛沟镇芙蓉小学,学生在放飞自制的飞机模型。连日来,该校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机器人、装甲车、飞机、火箭等模型,激发大家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俞采华 向伟 摄影报道(湖南图片库)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新都启幕“科技放飞梦想”系列活动当40双小手触摸航空强国脉搏 我们看到了什么?
成都新都,2025年6月7日 ,一场名为“科技放飞梦想——航空篇”的科技盛宴将在成都市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启动。当“十四五”科技创新蓝图遇上稚嫩却充满渴求的目光,当航空强国的宏大战略融入一枚亲手打磨的零件、一架奋力掷出的航模,传递的究竟是什么?
该活动由成都市新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四川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等多方力量,将带领40名3-6年级的优秀学生代表,开启一段沉浸式的科技探索之旅。由新都区大丰科普基地和成都辰飞智匠科技有限公司策划的行程表背后,藏着精心设计的时代隐喻:
从“听讲”到“动手”: 知识落地的力量。 孩子们不再仅仅聆听领导讲话、参观规划展厅,而是走进真实的航空智造心脏——辰飞智匠工厂。在这里,他们将亲手触摸数控机床,参与航空零件的简易打磨,聆听从古至今中国航空梦。这80分钟的实践,胜过千言万语的理论,是“产教融合”最生动的注脚。它叩问着: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为未来产业储备了那双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踏实操作的双手?
从“模型”到“梦想”: 精神传承的密码。 下午的“智创工坊·翼神启航”与“探索无界·翼神竞飞”环节的主角是“翼神II”橡筋动力扑翼机。孩子们分组制作、调试参数,最终在户外放飞角逐。这不仅仅是比赛,更是一次精神的传递。当孩子们屏息凝神,目视自己亲手组装的飞机划破长空,体验成功与挫折,那一刻,航空人“精益求精、永不言弃”的匠心与奋斗精神,便悄然融入血脉。它启迪我们:强国梦的种子,或许就埋藏在这每一次专注的调试、每一次为飞行轨迹欢呼或叹息的瞬间。
从“个体”到“协同”: 育人生态的重塑。 这场活动本身,就是一次“政企校”协同育人的范本。新都区关工委统筹,新都区交管委提供产业视角和场地,新都区教育局输送学生,成都辰飞智匠企业开放核心车间,大丰科普基地执行保障。它清晰地勾勒出一个理想图景:培养未来创新者,不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资源的交响乐。这让我们深思:构建滋养创造力的沃土,我们是否已打破壁垒,真正形成了合力?
安全保障的细节里,藏着对“希望”的敬畏。 每名学生佩戴护目镜,每车配备安全员,工厂设置专职安全督导,急救包随行,全员覆盖意外险——这些看似冰冷的条款,折射的是对每一个小小探索者生命与梦想的珍视。护航安全,就是护航未来。
当孩子们穿上定制的航空主题研学装备,当新都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麻渝生宣布启动的瞬间,新都区关工委所做的,远不止启动一个系列活动。它是在为孩子们推开一扇窗,让他们亲眼目睹、亲手触碰国家战略的产业基石;它是在进行一次播种,将航空报国的情怀与科技创新的基因,深植于下一代的心田;它更是在发出一个信号:建设科技强国、航空强国,根基在人,希望在少年,路径在融合与实践。
活动的宣传将在今日头条、新都区大丰科普基地、科探喵等多个平台展开。而它真正的影响力,将沉淀于那40位“航空小工程师”证书获得者心中被点燃的星火,沉淀于新都区探索区域科技教育示范之路的坚实一步。我们关注的,不仅是飞机能飞多远,更是孩子们的梦想,能因此抵达怎样的高度。这,或许才是“科技放飞梦想”最引人深思的内涵。
相关问答
科技魅力无穷,创新放飞梦想材料一:2013年6月20日,在中国迄...
[最佳回答]问题明确,仔细阅读分析材料,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太空授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铁外交”,对外开放的...